因為建國百年的關係,本年的份量級展覽與藝文活動仿佛特別多,一個接著一個簡直有些應接不暇。夾在具備高知名度的高更、莫內、夏卡爾、莫裏亞尼、及即將登台的畢卡索中間的「大清亂世‧瀋陽故宮文物展」仿佛註定要變成暴光率最少、相對最冷門的展覽。這也難怪,雖然瀋陽故宮貴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選列的全國文化遺產之一,不過本身在台灣的知名度不高,加之我們大一切的人都經過了故宮博物院豐富珍藏的洗禮,對於比較領會的清代文物就沒有那麼高的興緻去看了吧。不過我還是頗有興趣啦,以是在它閉幕前還是去看了看來自滿族東北故土的寶物。
看展當天下戰書天氣很好,不過進口處真的沒有人在排隊。
展場進口設計成莊嚴的大清進口,掛上寫了漢滿兩種文字的牌匾即是挺有味道的。
(進口處)
還好,進到場內人還是挺多的。其實這次的展品林林總總共有120件,搜羅有清代後期幾位帝王及嬪妃的衣飾、甲冑、配劍、家具、生存用品、字畫珍藏等等物品,其中不乏不少列為一級文物的珍貴物品,很值得一看。
大家都知道女真人來自東北,而他們在進關建都北京夙昔的京城即是瀋陽,在皇太極在胃的時候被稱為盛京,而瀋陽故宮即是當時皇太極計劃朝政及栖息的皇宮。這次展覽中很驚人的把不少大型的家具整套的搬來,從新呈現當時在故宮的場景,搜羅謁見朝臣的龍座及旁邊的牌匾、擺飾,還有禦書房書桌及上面擺設的文具用品。天子的龍椅雕工精細,靠背的所有還有個體的立體雕镂,歸正即是要讓坐在上面的皇地挺挺的坐著,不能往後靠,看起來沒有歐洲王是有襯墊的座椅難受。在龍以後面放著做功一樣精細、十分氣派的大屏風,屏風以外兩側的柱子上又掛了對仗的木刻對聯,而旁邊的空間則是以香爐、花瓶、仙鶴雕像等等裝飾品。沒親身去到王宮參觀的人個别是看不到君王上朝龍座的整體空間擺飾,這次瀋陽故宮居然全數借展,可說是十分難得。玉書房的所有則以書桌、小茶幾等家具為主,上面擺著石紋精巧的筆山、五彩的墨、松花石硯、漢白玉製的通透筆洗;這樣真正把環境重建出來的展法很大器,也很簡單讓人理解臨場的感覺,比起一班文物放在玻璃櫃裡單獨表示更易懂,就跟多半會美術館直接把一座埃及小神殿搬到館內展覽是一樣的可貴。
另一個跟我們侏儒想像中的皇室文物很紛歧樣的是霸氣的鹿角椅。夙昔在外雙溪故宮看到的帝王抽象群體是以儒家的仁君為主,以是展出品也凡是字畫、衣飾、藏書,獸角頂多拿來做裝飾用的材料,整體上並不見如東歐古堡中那樣大量以原始樣貌出現的裝飾;像捷克的胡魯波卡城堡中到處掛滿了大大的鹿角,用鹿角作的水晶燈,但這樣的東西仿佛不曾在中國的文物中出現,直到見到這張鹿角椅,我才見識到一個屬於重狩獵的異族文化、不太屬於漢文化的文物。這張椅子也是於皇太極在位時期製作的,一雙共有12支岔的大鹿角由椅背伸張成為扶手,鹿角磨製得滑膩、白如象牙,木製所有唱工當然也精細而不華麗。這才是剽悍又霸氣的關别人的東西啊!
衣飾方面當然不免俗的展出繡工精巧的龍袍,及皇後、嬪妃的長衫與崁肩(背心),不過其中讓我印象最粗淺的還是天子的「冬季軍服」。其實夙昔在雍正展中就有看到天子夏天的人像畫與冬季的人像畫中穿著的衣服就不太一樣,雖然凡是龍袍,但是冬季有上毛領,裡面也襯了毛皮保暖,不過夏天穿的龍袍在畫中看不出跟平居撕斷的龍袍有甚麼差别;這次在展覽中才發現原來看起來有著領會黃底、繡龍繡鳳的龍袍,也有用通透的芝麻紗質料的「夏裝」,掛在玻璃櫃中的芝麻紗龍袍看起來料子有些通明,紗料上還織出些細膩的花紋;買過古玩衣的人就知道紗料的衣服是比較貴的,一來製作費工,而來料子嬌貴生存糊口不易,這件之麻紗龍袍能保養得如此完好,真的是滿屋子珍貴古物中加倍搶眼的一件了。
除了皇族的衣飾以外,展場也花了一些篇幅來介紹大家聽說過的八旗軍隊編制,及展出八旗的軍裝及旗幟,讓大家理解到傳說中的八旗軍應該長得甚麼樣子。有八旗軍的軍裝,當然也有展是乾隆皇的甲冑及配劍,很特別的是,展出的劍鞘上鑲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有著珍珠凸紋的鯊魚皮,這也很紛歧樣。
另一件讓我印象粗淺的文物即是義大利畫家郎世寧的畫作。這次共展出兩幅,尺寸都很大,一幅是跟另一名當代畫家協作的,以是後面的山石畫法很國畫,不過國畫的後台與郎世寧寫實的靜物搭配並不衝突。不過令人難忘的是另一幅郎世寧獨力實現的「竹蔭西羚圖」,畫中不僅用色鮮豔,獵犬描繪的生動細膩,最特別的是左邊的竹子上還纏繞著苦瓜藤蔓,結了實的苦瓜壓的竹子彎彎得,還有苦瓜熟到爆開,連後台的植物都化的好細膩。不過,一貫把竹子比做有氣節的文人的中國人是不會畫出被苦瓜藤纏繞、甚至壓彎的竹子,這樣寫實的風光也隻需沒這樣文化束縛的義大利藝畫家才能畫的出來。
雖然外雙溪故宮博物院有著豐富的館藏,不過這次的「大清亂世‧瀋陽故宮文物展」還是端出了良多我們不常見的寶物,除了負面提的幾件讓我印象粗淺的文物外,還有著名的乾隆皇親提的「紫氣東來」匾、唱工精緻的點翠冠(特別的是不僅用平庸見到的土耳其藍翎”點翠” ,冠上還用了深藍色及紅色的羽毛來拼差别的格局)、東珠及珊瑚的朝珠、
清代的”冰箱”、差别材質的自滿、奏摺等等驚人的珍寶,很值得一看。這次的展覽將在五一勞動節後結束,有空的人或者趁著周末去看看這些大清珍寶(這次的紀念品也設計精巧,連一貫不捧場的我也動手買了~~),概略上活動官網上看看相關資訊,也算沾到點邊,不枉這些康雍乾時期的寶物在嘉慶君之後來遊台灣一趟了。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地址:台北市南海路49號
展出日期: 2011/01/29~2011/05/01
活動官網:http://qing.ishow.gmg.tw/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存點滴」
xyz xyz軟體補給站 xyz資訊工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